大型歌舞《三亞千古情》立足于三亞長達一萬年的恢弘歷史長卷,以其嶄新的舞臺設計使整場演出突破了傳統空間與感覺的界限,呈現出詩畫般令人目眩神迷的美學感受。360度全景劇幕層出不窮,400平方米的巨型懸空透明膜從天而降,觀眾伸手與頭上的比基尼美女零距離互動……讓每一寸角落都滿盈著演出怒放的張力,撼動著觀眾的視覺與聽覺神經。
這里能聽到落筆洞的萬年回聲,這里有巾幗英雄冼夫人的蕩氣回腸,這里有海上絲路的異域風情,這里能看到鑒真東渡時的驚濤駭浪,這里還有鹿回頭的美麗傳說,在椰風、海韻、沙灘的醉人風景中,尋一段浪漫邂逅。
視覺盛宴,心靈震撼 !
序 《落筆洞》
三亞,中國熱帶濱海旅游城市,自古就是一片十分適合人類棲息、繁衍的樂土。早在一萬年前,斷發紋身的先民們就在三亞大地上創造出燦爛的史前文明——"落筆洞文化"。
第一場 《鹿回頭》
"最愛鳳凰臨寶地,三亞難舍鹿回頭。"三亞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,也流傳著許多動人的愛情故事,鹿回頭就是其中美麗的傳說。
第二場 《冼夫人》
冼夫人是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(周總理評價),她建立了三亞歷史上的第一個政治機構——崖州,使孤懸海外600年的海南島回到祖國的懷抱。歷史總是充滿著神奇和巧合。今天我們所在的大劇院正是建在當年冼 夫人的封地之上!聽,那穿越時空的鼓角聲聲……
第三場 《海上絲路》
根據"崖州志"記載,三亞港在宋代已成為"海上絲綢之路"的中轉站,中國的瓷器從這里運往海外,來自印度洋、波斯灣的香料也在這里匯集,"海上絲綢之路"也被稱為"香瓷古道"。
這一年的八月十五,三亞的崖州知府舉辦盛大的中秋賞月會,款待各國賓朋,蘇東坡等名人雅士也應邀吟詩作賦!
第四場 《鑒真東渡》
唐天寶年間,高僧鑒真為了弘揚佛法第五次東渡扶桑,在海上遭遇颶風,漂流至三亞。
鑒真在三亞滯留期間,修建大云寺,在當地傳播中原文化和農耕技術,深得當地黎族、苗族等各民族百姓的愛戴。但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。公元753年,他又一次踏上了充滿艱辛的旅程。
尾聲 《美麗三亞》
時光荏苒,穿越千年,椰風海韻依舊。今天,三亞翻開了建設國際旅游島的華彩篇章,每年數百萬游客相聚在三亞千古情景區,感受黎苗文化的獨特魅力,體驗三亞千古情的震撼與輝煌。
先進的舞臺機械
三亞千古情這個"巨無霸"大劇院,包括大型LED顯屏、升降臺、空中軌道、造浪機、移動車臺、透明天膜、全息投影、數字燈、結構投影等上萬套舞臺燈光機械。
面積350平方米的水舞臺,最深處達20米,水中藏有20個氧氣瓶,營造海洋一般浩淼的水面;20多塊大型LED屏組合成面積達200平方米的超高顯屏,6塊可對移10塊可自由伸縮,制造出如同3D電影般的視覺特效;升降臺數量超過20塊,吊桿多達60道,其上下垂掛的燈具就多達250套!
400平米的空中懸掛水膜,由六條長達60米的高空軌道承接,能上下位移達14米,觀眾伸手便能與上面的比基尼女郎親密互動。
《鹿回頭》一幕中,為了營造"尋鹿"的氛圍,在前排觀眾席的下方,忽然地面向兩邊開裂,伴隨著隆隆巨響,從地下突然升起一條長14米寬3米的宛若巨龍般的大型通道,這條通道還能自由伸縮達4米!
絢麗的舞臺效果
300位演員、360度全景演出、上萬套舞臺機械、4700位觀眾互動,綜合舞蹈、雜技、舞臺裝置、聲光電等高科技,猶如一部現場上演的好萊塢大片,三分鐘一個亮點,五分鐘一個高潮,讓觀眾時而置身于原始森林,時而游弋于驚濤駭浪,時而徜徉于花海瑤池,時而搏擊于遠古戰場,時而漫步于椰風銀灘,全身心馳騁在三亞浩瀚壯闊的歷史長卷,從視覺、聽覺、情感等方面感受著極度震撼。
《三亞千古情》用炫目的特技、上天入地的空間創意,完全打破了藝術類型的界限,讓每個角落都充滿藝術的張力,撼動觀眾的視覺和聽覺神經,享受到一場超越時空、視覺盛宴與奇幻夢境之旅。
三亞千古情劇院
目前美國百老匯最大的劇院座位總數1933個,英國西區最大劇院座位總數2200個,而三亞千古情劇院有4700個座位數。
從最前端的觀眾席走到頭,達70米長,足可吞下40個正規連隊!
空中懸掛水膜
演出最后一幕《美麗三亞》的音樂響起,一張400平方米的巨大透明膜,承載著數十位比基尼女郎,空降到觀眾頭頂。現場4700位觀眾爭相站起,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出中,盡情地釋放激情,這是一場突破視覺、聽覺、體能的盛宴!
舞臺機械專業人員說,三亞千古情大劇院的這個懸掛膜,面積是目前百老匯劇院中透明膜的8倍,由北京奧運會、廣州亞運會開幕式舞臺機械設備制造商為演出量身打造。在研發階段,為了達到最薄最透明的效果,他們甄選了數百種材料,實驗用的膜加起來估計得鋪滿十幾個足球場,其造價可想而知。
感人的"情"
如果中國旅游業或演藝業要新增學科,那么,這些新型學科必須要有一門"千古情學"。以千古情系列為代表的新型演出,是一種包羅所有表演形式的綜合性藝術。它的組成部分包括歌舞、雜技、話劇、武術,以及音響、燈光、視頻、舞美、服飾、舞臺機械、高科技大型設備等十余種表現承載體,總導演黃巧靈是掌領全局的統帥。
在 "三分鐘一個小高潮,五分鐘一個大高潮"的精心設置下,每一種舞臺表現形式都被嚴格控制在30%左右的出場時間,從而讓觀眾時刻感受到新鮮的沖擊;而且每一種載體都不是獨立存在,必須圍繞著劇情進行展開,"情"是維系著整臺劇的脈絡,其突出表現為感官上的美以及心靈的震撼。
正如總導演黃巧靈所說,編創團隊就是圍繞"情"字,把三亞萬年的歷史、萬年的"情",通過舞臺藝術的手段立體地展現給觀眾。這些作品里,有國家的情,有民族的情,有對愛人的情,有對朋友的情,還有文藝工作者對觀眾的情。
驚險的雜技
大型雜技"大飛人"是目前國內外難度系數最高的雜技之一,曾獲業內最高榮譽"金獅獎"。為了模擬鑒真東渡時巨浪滔天的船體翻動場景,劇場部為其特別設計了一套全自動電力升降系統,在劇院半空中制造出了一張160平米的可垂直升降的巨網。8名雜技演員從13米的高空飛撲而下,下落過程一口氣完成轉體540度或者后空翻三周等連跳水運動員都望之生為畏的高難度動作,最后在空中一對演員完成雙人接力,驚險程度令觀者肅容!
為了展現落筆洞先民與天斗的勇氣,編創組設計了"蹦極捉魚"。演員利用樹藤從高空垂直撲入深水,又運用高科技的水爆技術,從水下如飛魚唰地飛向半空,身上濺起的水花還會形成晶瑩剔透的"落筆洞"三個大字,完美詮釋了刀耕火種時代先民們自強不息的精神。
玩命的演出
《三亞千古情》劇院曾經貼出告示:演出當日,要坐第一排的觀眾必須穿著救生衣,如有需要,演出方還可以為他購買一份人身保險。
"你腳下這個地方是個巨大的基坑,舞臺機械一開,瞬間就可以變成一個深達20米面積達上千平方米的超級水舞臺。"《三亞千古情》舞臺機械組的余文星介紹:"由于首排觀眾席就位于水舞臺之上,可以說和水舞臺是零距離親密接觸。為了增強體驗感,在觀眾和舞臺之間甚至不設欄桿,水舞臺一開讓人一下子如臨深淵。因此我們建議,首排的觀眾穿上救生衣看演出。"
絢麗的服裝
觀看過《三亞千古情》演出的觀眾會發現,演員們頻繁變裝,令人眼花繚亂,不少服裝都令人過目難忘。節目的服裝樣式變化超過100種,全劇服裝套數約800套,這些作品全部出自于凌鴻等國際著名設計大師之手。
本土的三亞原生態城市大片
《三亞千古情》是一臺為三亞本土文化量身打造的城市歌舞秀,是一臺真正演給三亞市民和游客觀看的民俗風情大片。她以城市的歷史典故與傳說為基點,用一種體驗式電影的方式,在舞臺上創造出全景三維空間,演繹純粹的城市風情,讓觀眾進入一個奇幻的夢境,全身心馳騁在三亞浩瀚壯闊的歷史長卷。
宋城集團版權所有 浙ICP備14016011號-1